“众”字造型观礼台、“钢铁长城”年号台、长城纹花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给观礼嘉宾留下深刻印象。高质高效将这些大会要素从设计图稿变成实物,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掌上乾坤,是由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工程建设部完成的。
生产管理组组长潘浩介绍,要让设计落地掌上乾坤,第一步是把一张张画稿转化为可施工的图纸。这是最难的一步,前后耗时一个多月。仅红毯这一要素就经历了多次调整。“小小的设计图和16米宽的红毯,视觉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如何才能让设计完美落地?长城纹离红毯边缘多远,纹样要多宽……这些都需要反复调整和实践。”
生产建设由全国各地共同完成。会场主要有年号台、临时观礼台、红毯、花卉、LED大屏、旗阵6大要素,但每一个要素有诸多更小的元素构成。比如临时观礼台有钢平台、铝平台、地毯、座椅、栏杆、挂钩掌上乾坤,旗阵又分基座、旗杆、旗帜……加起来总共数十种。“每一个元素的生产,再微小的细节也要做到最好。”潘浩说。
工程建设部不仅负责“建”,更要保障“拆”。纪念大会结束,群众散场完毕后,工程建设部就立刻投入拆卸工作。9月4日凌晨,临时观礼台等大规模元素拆卸完毕。潘浩坦言,图纸转化、生产建设、现场拆卸,每一项工作都复杂且艰巨,经常忙到不分昼夜。9月4日凌晨4点多,将收尾工作处理完,他已“累得只想睡觉”,“但能完美完成此次大会的工作,我很自豪。”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记者:鹿艺佳
金石通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