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众盈易配,2025年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将在广州南沙重磅启幕。本届大会立足于国务院推动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支持农业“出海”企业深化国际合作的战略部署,是继北京首届成功举办后的第二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的核心枢纽,南沙凭借“五港联动”的区位优势与“五大高地”的建设成效,正成为全球农业服务贸易领域的焦点。
区位与战略叠加:南沙农业开放的资源禀赋与持续发力
南沙地处珠江出海口,汇聚了连接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条外贸航线。2023年,随着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的获批,叠加《南沙方案》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南沙形成了“先天区位优势+后天政策赋能”的双重效应。依托广州港南沙港区构建的“内陆港+铁路班列+国际航线”立体化物流网络,进口鲜果可在2小时内直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市场,其中榴莲累计接卸量达45万吨,车厘子达30万吨,海运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外贸粮食接卸量超1000万吨,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粮食分拨中心。

近年来,南沙正系统推进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发展策略,全力打造开放、科创、产业、人才、宜居“五大高地”,加快建设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同时,依托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中,南沙正奋力谱写开发开放的全新篇章。
畅通要素循环:制度创新优化农业开放通道
依托“政策优势+贸易服务”双轮驱动,南沙正加快优化农业服务贸易全链条,推动农业开放融通迈入“快车道”。
政策端,叠加海关总署20条创新措施与种业市场准入放宽等政策红利众盈易配,南沙率先探索引进香港兽医兽药试点,打造国际宠物社区,积极对接国际农业标准,为跨境农业合作打通关键节点。
市场端,南沙已成功获批国家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当前正加快构建功能完善、上下游贯通、集约高效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本土企业青青自然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热带观赏鱼出口基地,其相关产品成功自主出海加拿大,实现国际市场的拓展。

服务端,南沙建成了全国首个预制菜一站式出口平台,创新推出“拼柜出口模式”,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目前已累计对接超100家五星级出口工厂,出口产品超120款。
国际合作与产业升级:以“小切口”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果丰硕:南沙观赏鱼产业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十亿元级产业集群;采用“1+1+2+N”模式建设推进国际产业园区建设,计划引进新加坡等龙头企业,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贸易高地;绿亨研究院积极推动种业创新,其自主研发的高品质樱桃番茄品种有效缓解了我国对高端种子进口依赖,并已赴斐济开展试种考察工作。
港澳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着力建设“宠物友好”国际宠物社区;搭建香港特别行政区动物诊疗行业人才创业就业合作平台,不断拓宽兽医职业发展通道,积极探索动物诊疗标准互认机制,推动粤港澳宠物产业标准对接,相继吸引贷川医疗、睿视医疗等高端企业前来南沙洽谈,共同构建起宠物“诊疗-美容-科研-服务”一体化创新生态。

国际交流合作“朋友圈”持续扩容:区内企业蘑菇盒子赴阿联酋迪拜建设海外食用菌种植基地;扬翔公司智能化养殖设备出口至韩国、越南、加拿大等国,并与国际组织联合举办“亚太地区渔业农业技术培训课程”,系统化输出南沙先进渔业养殖技术。连续5年成功举办水产种业博览会、连续举办28届蔬菜新品种展示会,承办澜湄果业研讨会并发布重要合作成果报告。目前,南沙已与68个国别(地区)建立海外服务网络,今年服务企业约370家,印度尼西亚服务站也正式揭牌成立。
下一步,南沙将继续深入实施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发展策略,持续构建开放、科创、产业、人才和宜居“五大高地”,推动区域实现从“立足湾区”到“跨越湾区”再到“引领湾区”的能级跃升,从“面向世界”到“走向世界”再到“融入世界”的格局拓展,更好支撑起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的战略定位。
从“千年商都”到“开放窗口”,南沙正以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为契机,将农业开放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为助力出海企业拓展国际合作、构建完善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贡献“湾区智慧”。
10月28日,这场汇聚全球视野的国际盛会,将见证南沙从“湾区门户”到“全球之窗”的里程碑式跨越。
撰文:余妍玲
通讯员:姚悦众盈易配
金石通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